江西源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徐總
手機:19979202017
座機:0792-6815778
網址:poliklinikaradovic.com
地址:九江市柴桑區赤湖工業園
活性炭是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巨大的比表面積和極強吸附力的吸附劑。自20世紀初關于活性炭的第一個專利公布以來全世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無論在制造技術、應用領域、原料開拓、品種開發、孔隙結構研究和吸附理論的認識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并正在不斷深入發展。我國木質活性炭工業主要生產方法有二大類:一類是以薪炭材、果殼炭化成木炭或果殼炭為主要原料的物理法生產工藝;另一類是以鋸木屑為主要原料的化學法生產工藝。
1 生產現狀和存在問題
我國的木質活性炭工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生產方法從土法簡易的平板爐、悶燒爐發展到現在的回轉爐、沸騰爐、斯立普爐、管式爐等多種生產爐型和生產工藝;產量從1949年的幾十噸到2003年20多萬噸;品種從幾個發展到目前的幾十個;出口量從無到2003年的15萬多噸,居世界第一:生產廠家也由解放初期的數家小廠到現在的四五百家,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我國已成為事實上的活性炭生產大國。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活性炭工業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1 企業規模小、生產裝備落后、勞動生產率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我國活性炭工業盡管已是世界上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但還不是活性炭強國。我國的90%的木質活性炭廠是年產幾百噸到上千噸的小企業,雖然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四五百家活性炭企業,年生產能力真正達到萬噸規模的幾乎沒有。而我國的木質活性炭企業大多數遍布于林區和鄉鎮企業,規模較小,生產裝備既不先進而且較難更新,主要設備是大同小異,勞動生產率一般在幾十噸/人年或更低。而國外,像美國、日本活性炭生產主要集中于萬噸以上的大企業,這些大企業不但產量大,生產裝備先進,大都實現了生產流水線的全盤自動化和計算機管理控制,故勞動生產率很高,達到幾百噸/人年。
1.2 森林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是少林國家,生產活性炭只能采用林業加工剩余物為原料,而前幾年,福建、江西等林區的整片山林承包或出租給個人,個體企業主為獲取更大利潤,只顧眼前利益,置森林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于不顧,成片砍伐林木燒炭后再經土法水蒸氣活化而制取活性炭(一般薪炭材制成活性炭,采用物理活化法需要15~20噸/噸),已經造成這些地區的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個別從未發生過洪災的地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洪水泛濫。而采用鋸木屑經過化學法生產活性炭的企業,大多是土法的平板爐,既沒有廢氣回收裝置,也沒有廢水處理設備(一般生產一噸成品化學炭需要化學活化劑0.3~0.5噸,工業鹽酸0.5~1.0噸),由于高溫活化和酸、水后處理,生產中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氣和廢水,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極為嚴重。可以說中國的化學活性炭所取得的一點不大的經濟效益,是以沉重的環境為代價換取的。近幾年,有些生產廠家雖然在治理環境污染上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終因經費、技術、設備等原因尚未得到根本治理。